标签云

入职体检

用肠道重建食道

www.wengzei.com 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7-6-14 10:02:13 浏览量:

  

 

 

以「罕见畸形之重建手术」进行国际人道救援的中国附医国际医疗中心院长陈宏基,他看到病人因先天或后天的身体缺损,连吃饭、说话、流口水都办不到,更找不到工作、交不到朋友等痛苦与需要,于是钻研自体器官移植重建手术,把上天给人的5公尺小肠、1.5公尺大肠应用到极致。

 

在他手中,肠子不只是肠子,还能移植到其他部位弥补缺损,例如:

 

●用肠道重建咽喉部,使口腔癌、咽喉癌病人再度能够说话、进食。

 

手术流程也要有效率。摘除肿瘤、切除肠道、用肠道重建喉部必须同一天进行,让病人只接受一次麻醉就完成3个手术,降低风险。

 

●用肠道黏膜重建口腔黏膜,恢复正常分泌口水。还可重建泪腺,让先天没有泪腺的患者不再受眼睛干燥、视力模糊之苦。

 

●因癌症、外伤或先天因素造成尿道缺损,以往用皮肤重建尿道,但易渗漏及狭窄,现在改用肠道重建尿道,功能改善许多。

 

●有些女性先天阴道缺损,无法排出经血也无法怀孕,以往用皮肤重建阴道,但仍无法怀孕,且容易发生阴道狭窄,现在用肠道重建阴道及子宫颈,术后可怀孕。

 

●子宫颈癌或卵巢癌患者,因骨盆腔做过放疗而受损,影响性生活,可以肠道重建阴道。

 

「很多以前束手无策的状况,现在都有办法医治了,」陈宏基欣慰地说。每年都有国外医师来向他学习,还有国外转介来的病人。

 

不过,他最在意的还是能不能帮助病人。有病人告诉他,手术后敢走出去面对人群、找到工作,还找到了另一半,让他很欣慰。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帮助病人重返社会,跟一般人一样生活。」

 

陈宏基(右)操作手术显微镜,完成高难度的重建手术,改变了许多病人的命运。

陈宏基(右)操作手术显微镜,完成高难度的重建手术,改变了许多病人的命运。(图:中国附医国际医疗中心院长陈宏基提供)

 

两大强项,造就世界级重建手术

 

陈宏基说,其实1959年就有移植肠子重建颈部食道的手术,但因难度高,一直不普及。他认为医疗团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,才能做好重建手术:

 

1.科际整合:陈宏基说,大医院分科很细,但少有整合。器官移植重建手术牵涉身体多个部位,一定要靠各科医师合作才能成功。「好比以前的手机只能打电话,现在可照相、上网,等于整合了电话、相机、计算机,功能更强。」

 

比如治疗下咽癌病人,需要麻醉科协助麻醉、耳鼻喉科医师摘除肿瘤、一般外科摘除肠道、整形外科再做重建,后续还需放射治疗。最多甚至需要18科医师通力合作。

 

他强调,科际整合不是把各科单纯地加在一起,而要知识与技术融合。「就像乐团,不是各自演奏,而要融合,演奏出来的音乐才好听。」

 

2.精进手术技巧及内科照护:对动大手术的病人来说,时间就是生命,分秒必争。

 

肠子可容许的缺血及缺氧时间仅1~2小时,若没及时接好就会坏死。陈宏基因此发展出显微快速缝合手术,他已做得很熟,将肠道与移植部位的血管缝合平均一个吻合只需7分钟。

 

手术只是第一步,将缺损的喉部补回来,更重要的是让它发挥功用、能发声说话,「这是大难关,」陈宏基说。

 

他本来让病人转到复健科接受复健,但语言治疗师从未接触过这类病人,不知如何帮忙。于是他自己带专科护理师为病人复健,花很多时间聆听病人为什么发声困难。

 

原来肠子有皱褶及瓣膜,跟原本的喉部构造不同,会影响空气进入及发声。他发现,说话前先吐口水,发声会比较顺利;饭后肠子分泌物较多,影响发声,因此最好在饭前说话。

 

他还设计了一个帮助发声的装置,可挂在喉部,不用时拿下。

 

如何用肠道重建发声器官?

 

 

钻研棘手病例,永远最晚下班

 

30年前,陈宏基任职长庚医院时,认识了美国资深整形外科医师罗慧夫(Samuel Noordhoff),罗慧夫发现陈宏基对各种困难病例特别有兴趣,就把多重畸形的病人转给他,并鼓励他往这领域发展。

 

他从基本的肢体畸形重建开始,到困难的腹腔器官移植、重建,并到美国、澳洲、日本学习,不断寻求突破,帮助更多病人过正常生活。「别人不做的事,我来做」是他一贯的信念。

 

然而,人才断层却令他忧心。需重建手术的病人病情复杂,医师很辛苦(陈宏基最长开过38小时的手术,多位医师轮番上阵)、责任重、健保给付相对少,他至今还是常常最晚下班。年轻医师不愿选择这苦差事,或者因为太太反对而改走其他科别。他的同事笑说:「想跟陈院长学重建手术,要先写与妻诀别书。」

 

医师能够妙手回春,来自不断接受挑战、精进医术。「我不排斥复杂的病例,」他说。

 

5年前,一位年轻男性自5楼坠落,多处骨折、腹腔器官破裂出血,不得不摘除胃、食道、脾脏、部分肝及小肠。小肠出现廔管,冒出混合着肠液、胆汁、胰液的液体,消化力极强,如同王水,把腹壁都腐蚀掉了,陈宏基帮他先用大腿的皮肤、肌肉、筋膜重建腹壁,之后把支离破碎的肠系膜接好,重建成为食道。「外伤造成的多重器官畸形,因为非常不规则,手术很困难,」陈宏基说。

 

这位年轻人历经跨10几科、45位医师的照护,前后住院近一年,终于远离鬼门关。目前复原良好,已找到工作,「还可以练跆拳道,」陈宏基笑说。

 

跟同行讨论也让他获益良多。「无厘头、天马行空的问题常给我意想不到的启发。」以往用肠道重建其他器官时,只接合血管、不接合神经,有位外国医师问:「肠子的神经可不可以接?」触发陈宏基追根究柢的精神,开始进行动物实验,发现接神经可以让它发挥作用,肠道运作得更好,后来应用到病人,现在重建手术时也会接神经。

 

原来没口水会要命

 

尽管医术已达顶尖,但陈宏基仍然认为医师必须时时聆听病人的需求。

 

比如口腔和唾液腺受损的病人没有口水,喝水也无法改善。他们的口腔黏膜仍有分泌物,形成一层痂皮,很不舒服,就用棉花棒去抠,却可能引起呕吐反射,胃酸逆流进入气管和肺,有病人竟因此而丧命。「可能连医生都没想过,没有口水竟然会要命,这其实是死于非命,」他感慨。他用肠子的黏膜重建口腔黏膜,口腔可以保持湿润,帮病人解除了不适和潜在危险。

 

还有病人的会厌软骨因放射治疗而受损,进食时无法盖起来,食物会掉进气管、呛到,甚至引起吸入性肺炎。陈宏基于是思索如何用手术改善。他发展出用小肠另外「开路」、重建上端食道的术式,距气管较远,就能减少食物掉进气管的危险。

 

「病人的complaint(抱怨)、不舒服、不方便,是医师进步的动力,」他说。因为,减轻病人的苦痛,永远是医师最重要的使命。

 

 

深圳体检代检http://www.wengzei.com

 

相关文章